,堪稱與世界名玉翡翠相媲美
,其玉塊度大
、色度美、明度好
、密度高
、凈度純、硬度足六大特點
,該玉是加工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一“素活”的絕好材料
,而成為當今國內(nèi)玉雕行業(yè)的重要原料。產(chǎn)地:遼寧萬客來韭菜翠玉礦
。
2
、透明度
翠玉總體為不透明體或微透明體,但仔細觀察,可看到白色部分的透閃石為不透明或微透明 ,綠色部分的蛇紋石為微透明或半透明。
3
、密度
用靜水力學法測定 ,翠玉的平均密度為2.66g/cm3。
4
、硬度
翠玉是由白色部分的透閃石和綠色部分的蛇紋石共同組成的 ,我們首先利用顯微硬度計對翠玉顏色不同的部分進行測定,測出維氏硬度值
,然后將維氏硬度值換算成摩氏硬度值
,測得白色部分的硬度為5.83,綠色部分的硬度為4.91
。
翠玉的形成:
翠玉礦屬于中低溫熱液交代礦床
,有利的圍巖條件為白云石大理巖,為成礦提供了豐富的鎂質(zhì)和鈣質(zhì)
,并且碳酸鹽化學性質(zhì)活潑
,侵入巖的性質(zhì)對于成礦也有著重要的意義。酸性巖漿為翠玉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成礦熱液條件
。而礦區(qū)內(nèi)斷裂構造控制了巖漿溶液的通道
,也提供了成礦的有利空間,含硅熱水溶液沿裂隙斷層上升
,與圍巖礦物之間發(fā)生了交代反應
。反應過程中,熱液萃取了圍巖中的Mg和Ca
,若Mg含量高
,則最后形成蛇紋石玉,若Ca含量高
,最后則形成透閃石成分的軟玉
。Mg和Ca的含量各占一定比例
,則形成了蛇紋石和透閃石幾乎各占一半的翠玉。
翠玉的工藝開發(fā)與用途:
以翠玉為原料的玉雕工藝品主要為素活,即仿制秦漢以前的爐、瓶、鼎、薰等古器物,其造型古樸典雅大型玉雕和氣勢雄渾另外還可以做成玉手鐲、玉枕、小的玉掛件等等。
翠玉的形成和用途
編輯:2022-03-26 16:34:18
1
、顏色
翠玉的顏色不是單一的純色,是蛇紋石和透閃石的結合體,以其玉質(zhì)白地綠花,玉色如翠似雪而得名,堪稱與世界名玉翡翠相媲美,其玉塊度大、色度美、明度好、密度高、凈度純、硬度足六大特點,該玉是加工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一“素活”的絕好材料,而成為當今國內(nèi)玉雕行業(yè)的重要原料。產(chǎn)地:遼寧萬客來韭菜翠玉礦。
2
、透明度
翠玉總體為不透明體或微透明體,但仔細觀察,可看到白色部分的透閃石為不透明或微透明
,綠色部分的蛇紋石為微透明或半透明
。
3、密度
用靜水力學法測定,翠玉的平均密度為2.66g/cm3。
4、硬度
翠玉是由白色部分的透閃石和綠色部分的蛇紋石共同組成的,我們首先利用顯微硬度計對翠玉顏色不同的部分進行測定,測出維氏硬度值,然后將維氏硬度值換算成摩氏硬度值,測得白色部分的硬度為5.83,綠色部分的硬度為4.91。
翠玉的形成:
翠玉礦屬于中低溫熱液交代礦床,有利的圍巖條件為白云石大理巖
,為成礦提供了豐富的鎂質(zhì)和鈣質(zhì)
,并且碳酸鹽化學性質(zhì)活潑,侵入巖的性質(zhì)對于成礦也有著重要的意義
。酸性巖漿為翠玉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成礦熱液條件
。而礦區(qū)內(nèi)斷裂構造控制了巖漿溶液的通道,也提供了成礦的有利空間
,含硅熱水溶液沿裂隙斷層上升
,與圍巖礦物之間發(fā)生了交代反應。反應過程中
,熱液萃取了圍巖中的Mg和Ca
,若Mg含量高,則最后形成蛇紋石玉
,若Ca含量高
,最后則形成透閃石成分的軟玉。Mg和Ca的含量各占一定比例
,則形成了蛇紋石和透閃石幾乎各占一半的翠玉
。
翠玉的工藝開發(fā)與用途:
以翠玉為原料的玉雕工藝品主要為素活,即仿制秦漢以前的爐、瓶、鼎、薰等古器物,其造型古樸典雅大型玉雕和氣勢雄渾另外還可以做成玉手鐲